推荐
巴赫平均律111之四
油画 50×25cm 布面油彩 2014年 其他 抽象
我们面对丹阳的作品,不妨在5米左右的距离欣赏其色彩丰富的调式,可进至1米看他密实层叠的结构,甚至贴近0.3米看那些纯度很高的颜料。在极确切的画面构造与无法预料的阅读之间,丹阳所采用的实验路线却是要把人引入两难境地的。”格式语言”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深层隐喻。”格”即是元素,也是展开部件,又是”网格化”自身。 人类的当下生存无不是在”格中”的自适、囚困的处境。谁也离不开对”格局”形势的判断来决定其本身的”位格”。世界就如一张巨大的网,远看如地球上看不见的经纬线,近前就像北京的建外SOHO,我们都是被”格式化”的某个格里的某个座位。生活如此沿着坐标系展开:无论春暖花开的绽放,还是严冬记忆的隐藏,无论地上漫步,还是空中飞驰,或如半夜在比特空间的幻游;我们对于记忆的寻觅,开始不再依于山川河流的样子,不再依于小桥古树的指引去寻找你的目的地;而是依于坐标经纬来确认你所要的”位格”点就在这里。即使地震海啸、山河易貌也错不了。 我们如何确认这样的世界——让人类生存在就如丹阳的”实验格局”中所展开的图像表现,如此紧密的逻辑编织,每一步就像走在铁轨上,而且用尽了我们以往在事物、情感的世界中所享受的那些色彩和颜料。是否总要把甜美滋味的单纯与被预设的网格陷阱混合在一起,才能适应眼前的这块花布?还是让我们坐下来往图像的深处慢慢观察:模拟图像(传统胶片图像)在超极限放大后带给我们的模糊、茫然;数码图像的终极像素带给我们的”格式化构造”,世界只给了我们阅读图像的两种选择。这让我们又想去基因与宇宙混沌初开的情境,艺术或许只是带来一些可能,引诱我们到可能世界去编织梦想。
全部©2018 zezear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19279号-1